周西西问:“我看小武哥很喜欢看书,喜欢刘震云?”
我感觉这丫头话里有话,这是怪我先前不搭理她,却只好点头说:“十年前看过刘老师的《一地鸡毛》,挺好看的,年前又看了一本他的新书,叫《手机》……”
聊着聊着,话题又转到了文学,没想到她的阅读量也不小。
我说自己喜欢余华的《活着》,她说看过一遍不敢再看,太苦了,她喜欢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我说相比较之下,自己更喜欢陈忠实老师的《白鹿原》。
她问为什么。
我说:“当年我也很喜欢《平凡的世界》,也看过他的那篇《早上从中午开始》。”
“只是这两年再看一遍时才发现,这部作品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,确实是碗可口的鸡汤,可对我来说,已经寡淡。”
“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,路遥老师穿插了一些主观说教的内容,这难免破坏了小说应有的流畅性。”
“任何艺术形式,与现实生活都应该若即若离,小说更是如此。”
“如果充满了理想化色彩,就会忽略了人性和艺术化的真实,完全按照个人喜好来透视人性本质,这就有些假了……”
“相反,我觉得路遥老师最好看的作品是《人生》,而不是这部《平凡的世界》……”
周西西表示不敢苟同,并且有理有据,洋洋洒洒说了好多她的理解。
我不和她犟。
因为对于文学作品来说,汝之蜜糖,吾之砒霜。
自己觉得好看的作品,在某些人眼里很可能是垃圾,而在一些人眼里好看的作品,我捏着鼻子都看不进去!
仔细想想,一本书好与坏的评判标准,其实是适不适合自己。
适合自己的,就是最好看的!
刚上小学的孩子正在看《金刚葫芦娃》,你非给他看《三国演义》,还说这是四大名著,是部好书!
孩子一定会哭闹,说没有他的《金刚葫芦娃》好看。
那么问题来了,《三国演义》是垃圾书吗?
它只是不适合孩子而已!
《金刚葫芦娃》垃圾?
它只是不再适合你而已!
不知不觉,两个人竟然聊到了晚饭时间,空姐开始送餐了。
两个人吃着意大利面,周西西时不时偷看我两眼。
我问,瞅啥呢?
她笑笑说:“我哥说谎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